《战区》详析中国六代机,美国只能望洋兴叹

发布日期:2025-02-05 00:06    点击次数:146

据说关注我的人,最近都发了笔横财!想要财运up up up,就赶紧加入关注的队伍吧!祝您日进斗金,盆满钵满!

最近《战区》那篇关于中国六代机的文章,看得我,怎么说呢,心里五味杂陈,既有点小骄傲,又有点不是滋味,你们有没有这种感觉,看着咱们的歼-36、歼-50被分析得那么透彻,又是激动又是担忧,激动的是咱们的军事实力确实肉眼可见地在增强,担忧的是这会不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关注,甚至误判,毕竟这国际局势,你懂的,复杂得很。

先说说《战区》这篇文章,它把能扒拉出来的信息都扒拉出来了,从歼-36的“三发”设计到歼-50的神秘莫测,事无巨细,简直就像拿着放大镜在看,不得不说,这信息收集能力,够唬人,他们甚至还分析了歼-36三发的优势,说能提供更强的电力供应,支持更先进的雷达和未来的定向能武器,这理解,严格来讲,没毛病,而且他们还大胆推测歼-36的作战半径能达到三千公里,都能和轰-6K掰手腕了,这要是真的,那以后我们的远程打击体系,岂不是要上一个新台阶,想想都刺激。

但是,他们对歼-36隐身性能的评价,我就有点不太认同了,说“看起来并不具有突破性”,拜托,这是原型机啊,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原型机肯定不如最终的量产型精细,就像咱们的歼-20,后来的改进版比原型机不知道强了多少,所以说,这评价,多少有点片面,不过,他们也承认了原型机和量产机的区别,这还算有点自知之明。

更让我感慨的是,《战区》对歼-36的定位,它认为歼-36不仅仅是战斗机,还是预警机、电子战飞机、轰炸机等等等等,集各种功能于一身,简直就是个空中多面手,这让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,我们现在还在用“战斗机”这个词来定义它,是不是有点过时了,这玩意儿,它已经超越了传统战斗机的范畴,它代表着一种全新的作战理念,一种更灵活、更全面的空中力量,这才是最值得我们关注的,不是吗?

说到歼-50,由于它更加神秘,《战区》的信息就少了很多,甚至连它是有人驾驶还是无人驾驶都搞不清楚,这也可以理解,毕竟我们自己透露的信息也不多,不过,他们把它和美国的NGAD做比较,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,歼-50很可能代表着未来空战的新方向。

让我有点哭笑不得的是,《战区》还提到了国外一些人对中国新一代战机的自满情绪,觉得美国早就试飞了六代机,所以不把我们的战机当回事,这就有点搞笑了,验证机和原型机能一样吗,美国那些所谓的“六代机”,很可能就是一些小型的技术验证机,就像日本的“心神”一样,根本没有实战价值,而我们的歼-36、歼-50,那可是实打实的原型机,这差距,可不是一点半点。

更重要的是,《战区》自己也表达了对美国NGAD项目的担忧,说这个项目现在正处于困境当中,美国空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,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,我们埋头苦干,不断突破,而美国却在犹豫不决,踟蹰不前,这差距,只会越来越大,想想都让人感慨万千。

那么,问题来了,面对这样的局面,我们应该怎么办,我觉得,我们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,继续脚踏实地地搞研发,不要被外界的评价所干扰,无论是赞扬还是批评,我们都要认真分析,吸取经验教训,不断提升自身实力,这才是最重要的,你说呢?